关注儿童膳食营养,构筑成长健康桥梁

2024-09-02 饮食健康 466次阅读

食物多样,规律就餐,

自主进食,培养健康饮食行为

倡导平衡膳食,确保多种食物的摄入以满足全面营养需求。

定时定量,每天安排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。

鼓励儿童自主、专心进食,避免挑食、偏食和过量进食。

每天饮奶,足量饮水,合理选择零食

奶类作为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,建议每日饮奶量为350~500ml。

注重水分补充,******白开水,推荐每日饮水量为600~800ml。

零食应选择奶制品、水果、蛋类和坚果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,避免高盐、高糖、高脂食品及含糖饮料。

合理烹调,少调料少油炸

倡导清淡饮食,控制盐和糖的用量,多用蒸、煮、炖等烹调方式,减少煎、炒和油炸。

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,

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

家庭和托幼机构应定期开展食育活动,让儿童接触、观察和认识食物,参与食物选择和简单加工,培养对食物的尊重和喜爱。

经常户外活动,定期体格测量,

保障健康成长

▶ 鼓励儿童每天至少进行120分钟的户外活动,减少久坐和视屏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
▶ 每半年测量一次身高、体重等体格指标,及时调整膳食和运动,预防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。

 营造愉悦就餐氛围,创造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。

 家长通过言传身教,示范践行合理膳食行为。

 规律饮食,确保食物种类多样,强调清淡饮食。

 重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DHA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摄入。

 合理选择零食的种类,避免高盐、高糖、高脂食品。

 每天应足量饮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,禁止饮酒。

 限制学龄儿童每日视屏时间。

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,鼓励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。

 定期监测体格发育,预防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,保障健康成长。

●小总结

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、良好的就餐环境、家长的积极引导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,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饮食习惯,保障其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营养需求,预防相关营养性疾病,并为他们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基础。

素材来源:

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所   

作者:山东大学实习生 汪臻

指导教师:孙婷

图片均来自于网络

【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,无任何商业用途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版权原作者所有,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,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。】

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发布,如有侵权轻联系QQ915688610删除!